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都会贮存一些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但药品在贮存过程中,易受空气(氧和二氧化碳)、光线、湿度、温度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如保管不当易引起药品过期失效,不仅造成浪费,且如果误服变质药品将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应将家庭中的药品贮存在合适条件下。
一、 家庭药品贮存的基本原则
1.按药品说明书上的贮存条件保存药品
药品说明书中常见的“贮存术语”含义如下:
(1)遮光: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如:棕色容器或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等。
(2)避光:指避免阳光的直射,最好放在暗处保存。
(3)密闭: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灰尘及异物进入。
(4)密封:指将容器密闭以防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人。
(5)熔封或严封: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的材料严封,以防止空气与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
(6)阴凉处:指不超过20℃。
(7)凉暗处:指避免阳光直射,且不超过20℃。
(8)冷藏:指2~10℃。
(9)常温:系指10~30℃。
(10)干燥:指空气的相对湿度为50%~70%。
因此,在存放药品时,要选择适当的容器,如盒子、塑料袋、玻璃瓶等。把药品放进去后还要作密闭、密封或熔封处理,避免空气、水分的侵蚀,同时置于适当的条件下保存。一般情况下,对多数药品储藏温度在2℃以上时,温度愈低,对保管愈有利。所以一般药品可放在家用冰箱的冷藏室。
2.家庭小药箱要放在相对固定且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以免其偷服、误服而发生中毒。
3.家庭用药要将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存放。药物作用不同、外包装易混淆的药品必要时可在包装上标注清楚,以免误用药品。
4.每次取药后,应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做到近有效期的先服用,并经常查看药品是否超过有效期,定期淘汰过期药品。此外,在某些特殊气候区域的高温、高湿等因素可能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建议在某些特殊地区适度缩减药物的有效期,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减少其安全隐患。
5.定期以及用药前观察药品的外观,如片剂产生松散、变色;糖衣片的糖衣粘连或开裂;胶囊剂的胶囊粘连、开裂;丸剂粘连、霉变或虫蛀;散剂严重吸潮、结块、发霉;软膏剂有异味、变色或油层析出等情况时,则不能再用。
二、心血管系统常用药品的贮存
近年来,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病病发病率不断增加,成为国内外主要引起死亡的疾病之一。一般常见的有高血压、心律失常、慢性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等,而用于治疗这些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要常年用药,特别是患有以上疾病者需贮备一些急救药品,如何正确贮存这些药品,以保证使用安全呢?
一般的心血管常用药品都需要遮光,密封保存,如硝苯地平片、拉西地平片、依那普利片、卡托普利片、吲达帕胺缓释片、氨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尼莫地平片、双嘧达莫片、盐酸哌唑嗪片、华法林钠片、美托洛尔片、硝苯地平片、替米沙坦片、卡维地洛片、缬沙坦胶囊、坎地沙坦片、辛伐他汀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胺碘酮片、呋塞米片、盐酸特拉唑嗪片、氢氯噻嗪片、尼麦角林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
另外,不少心血管系统治疗药品都需要在不超过20℃条件下保存,如硝酸甘油片、戊四硝酯片、低分子量肝素钠、硝酸甘油注射液、长春西汀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氯吡咯雷片、三磷酸腺苷二钠片、福辛普利钠片等。注射用尿激酶、纤溶酶应在2-10℃保存,前列地尔注射剂需在0-5℃保存并要避免冻结。
特别要注意的是硝普钠注射剂,由于其光稳定性极差,该药出厂时需避光包装,应用前临时新鲜配制滴注液,并采用专用的避光输液器。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正确可治病,使用不当也可能危害人体健康,为了保证家庭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不提倡家庭大量贮存药品,品种与数量宜精不宜多。同时注意药物贮存条件,定时检查家中贮存药品的质量,对于变质、超过有效期的药物不可再使用。同时在明确诊断之前,最好不要随便用药,以免错误用药而干扰疾病的诊断。在家中用药如出现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临床药师。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州景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1089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