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检查

发布时间: 2017-01-17 14:52; 阅读次数:1102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因素有很多,而且不同人的易感性不同,因此能够针对个人进行患病风险的评估,对尽早采取个体化的防治措施有很大帮助,临床上对骨质疏松症风险的评估有很多方法,以下是两种敏感性较高、操作简易的自我筛查方法。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风险测试题只要其中有一题答案结果为“是”,就应该咨询专业医师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2.您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激素类药品吗?
    3.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3cm?
    4.您经常过度饮酒吗?(每天饮酒2次,或1周中只有1~2天不饮酒)
    5.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6.您经常腹泻吗?(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7.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8.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女士回答)
    9.除了怀孕期间,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女士回答)
    10.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男士回答)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
    OSTA指数计算方法是:(体重-年龄)÷0.2
  通过对骨质疏松症自我筛查,如果存在某种高风险因素,就要通过专业的检查方法加以排查诊治。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检查主要有:
   (一)生化检查中骨代谢标志物的测定
    可以反映出体内骨的代谢转换情况,有助于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分型,主要包括:
    1.与骨转换有关的生化检查
   (1)反映骨吸收的生化指标: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尿羟脯氨酸(HOP)等。
   (2)反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血清总碱性磷酸酶(TALP)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等。
    2.与骨矿物质有关的生化检查
   (1)尿矿物质成分的测定:尿钙、尿磷、尿镁。
   (2)血清骨矿物质成分的测定:血清总钙和游离钙、血清无机磷、血清镁。
(二)犡线检查
    简易廉价,但一般在骨量丢失30%以上X线检查才能有阳性所见。
(三)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测定是临床诊断及评估疾病程度的指标。常用的方法有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外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pDXA)以及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其中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定值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
    人到中年尤其是妇女绝经以后,骨量丢失的速度大大增加。为了预防骨质疏松症,对于老年人、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妇女以及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的患者等高危人群,应当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的检查。对骨量丢失迅速的人群,应尽早采取防治措施,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