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发布时间: 2017-01-17 14:43; 阅读次数:1161

    尿酸是人体嘌呤在肝脏中氧化的产物,是诱发大家所熟知的痛风的“罪魁祸首”。嘌呤则是生物体最基本的遗传物质———核酸的组成成分之一。
    人体嘌呤来源有两种,内源性为自身合成或核酸降解(约600mg/d),约占体内总尿酸量的80%;外源性为摄入含嘌呤食物(大约100mg/d),约占体内总尿酸量的20%。在正常状态,体内尿酸池为1200mg,每天产生尿酸约750mg,排出800~1000mg,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70%经肾脏排泄。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凡是影响血尿酸生成和(或)排泄的因素均可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
    高尿酸血症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一天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mmol/L,女性高于360mmol/L。痛风是指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间质性肾炎和痛风石形成。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病变发展的一个阶段。
    高尿酸血症的患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遗传、性别、年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治疗和经济发展程度等有关。根据近年各地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报道,目前我国约有高尿酸血症者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高发年龄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
    高尿酸血症可分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1.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病因不明,多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所引起,常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聚集发生。
    2.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多是某些系统性疾病或药物引起。如肾脏疾病导致尿酸的排泄减少,血液病或恶性肿瘤、慢性中毒、高嘌呤饮食导致尿酸的生成增多,某些药物阻碍尿酸排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