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吕滨等用冠脉CT证实,他汀使LDL–C下降超过50%逆转斑块进展

发布时间: 2016-09-26 11:30; 阅读次数:889

阜外医院吕滨、李震南等利用无创CT冠状动脉造影检测证实,他汀治疗后LDL–C下降≥50%可逆转非梗阻性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斑块负荷相对较大的患者更容易从他汀治疗中获益。


本研究随访近两年,未接受他汀治疗患者的斑块总体积平均增加15.2 mm3,斑块体积百分比平均增加5.9%。


而他汀治疗LDL-C下降<50%患者的斑块体积未见显著变化。


LDL-C下降≥50%组斑块总体积平均减少16.2 mm3,斑块体积百分比平均下降9.1%。


可见,他汀治疗LDL-C下降<50%可延缓斑块进展,而他汀治疗LDL-C下降≥50%则可逆转斑块进展。


研究者还发现,高强度他汀治疗后低密度斑块体积明显减小,中密度斑块未见有明显变化。


研究者指出,斑块总体积的缩小主要与低密度斑块的减小相关。他汀治疗逆转斑块主要通过减少低密度斑块实现,他汀治疗有稳定斑块的潜在价值。


研究者还发现,斑块负荷较重的患者更容易从他汀治疗中获益。


本研究中,只有基线斑块体积和他汀治疗LDL-C下降≥50 是斑块体积变化的独立预测因素,二者是斑块逆转(体积减小)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基线斑块总体积是首 要的相关因素,其次是他汀治疗LDL-C下降≥50%。


研究纳入初次CT结果为单支非梗阻性(狭窄研究≤50%)非钙化为主斑块病变的患者120例,其中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36例、他汀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50% 43例、他汀治疗LDL–C下降≥50% 41例。


来源:李震南, 侯志辉, 刘坤, .  CT检测他汀类药物干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临床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 508-51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